
前言:健康的珊瑚礁是自然界最令人讚嘆的景觀之一,
無數的礁岩生物生活在由珊瑚炫目的色彩及複雜
的結構所鋪設而成的環境中。
珊瑚礁的生物多
樣性是令人吃驚
的,牠是地球上歧異度最高的生態系之一,生物多樣
性豐富的程度只有熱帶雨林可以比擬。全世界的海洋
生物中有四分之一生活在珊瑚礁。
無脊椎動物如:海綿、海參、海星、蛤類及水蛭等動
物輕易可見;較大的動物,如海龜及鯊魚等也常在礁
岩邊覓食。這個複雜且敏感的生態系已在地球上存活
了數十億年的時間,但目前卻遭逢重大的衝擊,全球
的珊瑚約有十分之一已被破壞殆盡,而另有三分之一
預估在不久的未來也會消失。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總
署就預測,全世界百分之七十的現存珊瑚將在四十年
內死亡,這樣的情形使得人類格外需要對現存珊瑚礁
生態系進行更進一步的瞭解與監測。
珊瑚礁的簡介
珊瑚可不只是一些色彩豐富的岩石喔!
一般所指的珊瑚,乃是大批共同聚
集在一起的珊瑚蟲,於死後遺留下來的鈣質骨骼所形成的,千
萬別以為珊瑚礁是礦物,牠可是道道地地的動物遺跡呢!愈接
近礁岩內層,其形成的時間愈早,有些大
型的珊瑚礁更是珊瑚家族歷經好幾代的時間,所共同
累積的結果。而且並非所有的珊瑚都是枝狀的,牠們
的顏色會隨著種類而異,具有形形色色與各式各樣的
形態。
珊瑚對其生長環境也有一定的要求,例如水質、溫度
(約攝氏23-28度)、鹽度等,他們只能夠生存於特定
性質的水域中,而且要有充足的陽光,因此可以形成
一種特殊的環境指標;相對的,牠們這種生活特性對
其他賴以生存的生物,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。
從分類上來看,珊瑚可以分為二大類:一
是有藻類共生的造礁珊瑚,生活在陽光充足的較淺區域;另外
一類則是無藻類共生的非造礁珊瑚,生活
在較深的海底。珊瑚蟲常與某些藻類共同生活在一
起,珊瑚蟲提供藻類著床空間,藻類則進行光合作
用,並將光合作用所產生的養分與珊瑚蟲分享。這些
藻類為了行光合作用,只能生活在陽光充足的淺海地
區,而珊瑚蟲為了求得一個穩定的棲所,也只得選擇
較不容易隨波逐流的岩質地形,作為安身立命的家,
所以岩質地形的淺海水域,正好就成了珊瑚蟲和藻類
賴以生存的特定空間。再者,珊瑚礁提供了大大小小
的各種空穴與縫隙,很適合各種生物的棲息,所以珊
瑚礁區的生物歧異度相當高。此外珊瑚蟲對地球上大
氣中的碳循環也扮演重要的角色,牠們將二氧化碳轉
變為碳酸鈣骨骼,有助於降低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
含量,從而減輕溫室效應、降低大氣溫度。
由於珊瑚在海洋生態系中所扮演的角色重要,珊瑚資
產的經營管理更顯得不容忽視。影響珊瑚的因素很
多,如魚類減少、藻類增加、水質混濁及颱風等皆包
括在內,而珊瑚白化現象更是作為評估珊瑚健康狀況
與珊瑚礁保育的重要指標。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