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 |
棘冠海星:大者直徑可達80cm,
身上佈滿棘刺,刺長約4-5cm。
棘冠海星以珊瑚為食,曾經在澳
洲大堡礁及日本琉球群島造成大
規模珊瑚死亡。因此棘冠海星過
多,代表珊瑚礁面臨威脅。在台
灣,棘冠海星並不常見。 |
長硨磲蛤:長硨磲蛤的閉殼肌常做
為海鮮食品中的干貝,過去台灣漁
民在熱帶太平洋大量搜捕硨磲蛤,
造成地區性硨磲蛤的消失,其影響
遠至東南亞、澳洲,使台灣一度在
國際上惡名遠播。 |
 |
 |
魔鬼海膽:魔鬼海膽的硬棘常可
達30cm,有毒。過多的魔鬼海膽
被視為珊瑚礁不健康的訊號,代
表珊瑚礁已被過漁。在台灣本島
的珊瑚礁極為常見。 |
大法螺:大法螺的貝殼被蒐集貝類
者大量採集,其殼也常被做成工藝
品。大法螺以棘冠海星為食,有抑
制棘冠海星的作用,其數量也是珊
瑚礁健康的指標之一。 |
 |
 |
蝶 魚:泛指蝶魚科的魚類,由於蝶
魚色彩鮮豔,姿態幽雅,常被捕捉
作為觀賞魚類。 |
石斑:海產中名貴魚種,因經濟價
值高而被人大量捕捉。若30cm以上
的石斑數量稀少代表地區整體性地
過漁以及過量毒魚。 |
|
|
|
|